葛洪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朱明洞景区,总修建面积3000多平方米2016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克雷格·梅洛、马丁·查尔菲等专家为葛洪博物馆揭牌,匾额由屠呦呦亲笔题字。葛洪的中医药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为中国现代药学家屠呦呦提供研究灵感,资助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为解决治疗预防疟疾这一世界医学难题作出孝敬。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人士,今江苏句容县人。葛洪是东晋玄门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他曾受封为关内侯,最后隐居惠州罗浮山炼丹。葛洪也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纪录一些感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6最早有关天花的纪录。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详细地形貌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先容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葛洪一生著作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 《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尚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葛洪是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玄门理论的生长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
他一生的主要运动是从事炼丹和医学,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又是一位从事炼丹和医疗运动的医学家。葛洪敢于疑古,阻挡“贵远贱今”,强调创新,认为古书虽多,未必尽善,并在实际的行医、炼丹运动中,坚持贯彻重视实验的思想,著《肘后救卒方》3卷,被称中医史上第一部临床抢救手册。
他还对前人时代的神仙思想举行了总结,证明神仙永生的实存性,在玄门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他是第一个将狂犬的脑子敷在狂犬病人伤口上来医治狂犬病的第一人。
我国第一位女针灸家、就是葛洪之妻“鲍姑”。
本文来源:亚博APP网页版-www.ydzz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