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另有《平话》也可以更名为《张飞传》全书有三分之一都在形貌张飞的故事而在《通俗演义》里除了删减张飞的戏份反而更喜欢关羽。最后《平话》还是一部烂尾说书在诸葛亮死后时间就直接跳到了蜀汉死亡中间40余年的故事绝口不提简直烂尾到极点而《通俗演义》虽然也有点烂尾但至少还补了姜维九伐中原、邓艾锺会相争等名局面。但你以为这就是你现在看的《三国演义》了吗? 固然不是因为罗本同志写得太好了所以许多人争相改写于是泛起了种种版本直到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加以大幅修改让小说的内容越发完整而且更尊刘贬曹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120回本的《三国演义》。
那《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差在哪呢? 首先《平话》是民间作品情节形貌都偏向乡间的口语传说文笔上自然不够优美也因为「收视率」取向对于历史上那些精彩;但对刘备阵营倒霉的章节都不会收录而是大幅形貌蜀汉的人物其他曹操、孙权等人就直接放生更不要说董卓、孙坚、袁绍等全都酿成了龙套角。
但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管收视率只要是精彩的就会收录对于人物形貌也更为公正曹操、孙权不用说了以前的龙套角董卓、孙坚、袁绍等群雄也都给了大篇幅的形貌这让情节更为富厚。而《平话》究竟是干话说书目的只是要吸眼球就不太注重真实性与合理性例如黄忠斩张任是庞统托梦的曹操劝汉献帝禅让给曹丕匈奴王刘渊是刘禅的外孙等这些章节不是过于迷信就是悖离史实太远。而《通俗演义》就比力严谨虽然是小说但不流于妖异夸诞又参考过正史的情节自然是合理多了。
《罗本》的诸葛亮神机神算但也没弱化其他人物但《毛本》却大幅偏袒孔明把周瑜写得一文不值。《罗本》的诸葛亮原来要在上方谷把魏延连同司马懿一起烧死但为了美化诸葛亮的人格把这段给删了理由是这段正史上没写但正史上也没说曹操那么坏啊真是尺度的双标仔。纵然罗贯中是偏袒刘备与诸葛亮但对于两人的心狠手辣也不会多加掩饰还算是个有血有泪的人但毛宗岗却把这两人写得极为完美。
总之毛宗岗以罗贯中的原著为蓝本大偏向都没变就是在小细节上动一些手脚看上去他就是一个乱改人家工具不尊重原作的人对吧?
这部平话从黄巾起义开始讲到西晋的统一已经有了比力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内容已经与真正的三国历史差距很是遥远因为这些故事多是从隋唐以来的民间传说各个说书人这里加一点、那里加一点又以蜀汉为中心刘备即是仁义、孔明就是智慧、关羽则是忠义至于曹操? 去死吧这些元素都让民众听上去很爽而这就已经有了《三国演义》的框架。
终于到了元末明初咱们的巨细说家罗贯中横空出世以《三国志》为蓝本并联合了民间种种故事传说戏曲、话本、说书人的创作结果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就是明清时代《三国演义》最原始的版本。
到了金、元时代因为戏曲的盛行三国故事的题材就多达七十几种像是关羽单人独马、七星潭诸葛祭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等。
现在只要影戏、电视受接待就会出同名小说或是写真书之类的周边同样原理;那时因为三国题材的戏曲太红了所以泛起了一本《全相三国志平话》的书全相就是指图文并茂上面是图下面是文字读起来很是过瘾。
《毛本》之所以能称霸所有版本就是有它的过人之处毛宗岗删除了原书中冗长、不通、太扯的剧情例如《罗本》的貂蝉曹操最后把它许配给了关羽但关羽不被朱颜祸水所诱惑而有了月下斩貂蝉的YY剧情。
其他怪异乱神的如关羽之死《罗本》写是玉皇大帝显灵叫他放弃反抗然后关羽就被杀了上面这些剧情毛宗岗都改得更为合理。其实清初罗贯中最原始的版本也已经消失市面上都是其他阿猫阿狗的版本这些版本大同小异毛宗岗父子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毛本》且他们两人都是其时著名的才子文学素养也高随着时间流逝经由大幅润色的毛版三国演义自然就打趴了其他版本也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能这么红毛宗岗父子功不行没。